中國材料研究學會

會員登錄 會員注冊
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
發布時間: 2021年9月8日
來源: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主任:呂昭平,北京科技大學秘書長:惠希東,北京科技大學網址:/picture/202109/20210907112331ykepexthbkn 

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金屬材料?,F已發現的金屬間化合物有25000種以上,是一個豐富的新金屬材料庫。金屬間化合物研究領域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世界各國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八十年代到1999年底,全世界金屬間化合物研究論文共發表25000篇已經發展了金屬間化合物物理金屬學理論和眾多的金屬間化合物結構與功能材料。從“七五”開始,國家在“863”計劃中連續設立金屬間化合物研究項目。自然科學基金中除了資助一些金屬間化合物面上項目外,特別資助了金屬間化合物的重大、重點項目。在國防軍工方面,國家也設立了一批金屬間化合物方面的重點基金、軍工配套和科技攻關項目。在這些項目的資助下,我國在金屬間化合物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無論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某些方面還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國內從事金屬間化合物結構材料研究開發的單位很多,研究隊伍龐大。主要單位有:北京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大學、清華大學、金屬所、鋼研總院、航材院等。在陳國良、黃伯云、葉恒強、曹春曉等院士的帶領下,中國金屬間化合物結構材料的研究已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自1992年以來,每次材料研究學會舉行的年會上都有金屬間化合物的分會,并組織了多次金屬間化合物材料國際研討會。隨著這一系列學術會議的成功舉辦和越來越高的聲譽,參加金屬間化合物材料國際研討會的人數越來越多,國內外著名學者紛紛報名參加。非晶合金領域自上世紀60年代到目前為止,非晶合金已經歷了兩個階段,低維的傳統非晶合金(薄帶、細絲、粉末等)和如今的塊體非晶合金,已經在十三類合金系中發現了近百種塊體非晶合金。由于這類材料具有高強、高韌和耐蝕等許多獨特性能,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有些塊體非晶合金已經顯示出了重要的應用前景,從而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產生深遠影響。有關塊體非晶合金的基礎科學問題是當前具有重要意義的學術發展前沿。在塊體非晶合金研究過程中,國家給予了巨大的關心和支持。近十年來,我國塊體非晶合金研究獲得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支持,列入了國家“九五”和“十五”863計劃中,在國家973計劃“先進材料的制備、成形和加工”項目中設立了塊體非晶合金課題,此外國防科工委預研計劃和軍工配套項目中也都設立了塊體非晶合金項目。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在塊體非晶合金研究領域做出了一些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得到了國際相關領域著名科學家的承認。當前,國內金屬間化合物與塊體非晶合金的研究正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態勢,為此,在陳國良院士、周廉院士、胡壯麒院士和周堯和院士等倡議下,成立了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分會受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會的領導,承辦學會交辦的學術活動,有機會、有組織地積極有效退工全國在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研究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分會名稱: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

掛靠單位: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負責人:呂昭平

聯系郵箱:xdhui@ ;chenxh@

 

在线的一级黄片有那些,久热久热免费视频,九九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区二区三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