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材料研究學會

會員登錄 會員注冊
“第三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在武漢隆重召開
發布時間: 2021年10月23日
來源: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

面向國家“十四五”新材料“自立自強”的新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前瞻布局”、“短板突破”和“自我保障”的國家重大需求,從基礎研究、產業發展、技術應用三個維度探討關鍵戰略新材料的發展問題,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共同主辦的“中國新材料產業高峰論壇---第三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2021‘科創中國’新材料專家、技術、需求推介會”(以下簡稱大會)于10月22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大會開幕式現場

大會以創新、發展、應用為主題,旨在助力支撐我國高新技術、高端制造和重大工程邁向世界一流的發達水平。這是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搶抓歷史機遇、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新發展的主動力、奮力邁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二個一百年之際,召開的一次富有歷史意義的大會。大會設首屆“材料強國”論壇,38個關鍵戰略材料領域高端分論壇,近500場高端特邀報告,2500余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加了大會。大會主席由李元元、魏炳波院士共同擔任。

湖北省副省長肖菊華、湖北省政府副秘書長丁輝、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武漢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彭浩、武漢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盛繼亮、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時杰(線上)、丁漢(線上)、黃維、劉云圻(線上)、汪衛華(線上)、魏炳波、徐春明(線上)、張錦(線上)、張清杰(線上)、朱道本(線上)、朱美芳、鄒志剛(線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江、董紹明、姜德生(線上)、李德群(線上)、李賀軍、李元元、毛新平、聶祚仁(線上)、潘復生(線上)、潘垣(線上)、錢鋒(線上)、譚天偉、王國棟、王海舟、王琪(線上)、王迎軍(線上)、王玉忠(線上)、吳鋒(線上)、謝建新、尤政(線上)、張聯盟(線上)、張平祥(線上)、周濟(線上)、朱英富出席了大會。大會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魏炳波院士主持。

魏炳波院士主持大會開幕式

湖北省肖菊華副省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元元院士、武漢市副市長彭浩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湖北省副省長肖菊華在致辭中指出,唯有新材料才能從根本上打開人類的想象力,湖北產業基礎雄厚、科教資源豐富,創新稟賦優越,湖北省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新材料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努力方向,推動新材料的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湖北有資源、有基礎、有空間,希望借此盛會,各位院士專家通過大會交流對話,開展務實合作,為湖北新材料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把脈問診,賦能助力。

湖北省副省長肖菊華致辭

李元元理事長表示,當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材料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材料大國”,在論文數量、專利數量、人才數量、新材料企業數量、新材料產值、新材料研發機構數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但“門檻”較高的關鍵戰略材料我們與領先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對新材料的發展,總書記明確指出:“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深刻認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新材料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深刻理解創新作為新材料發展核心任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加快實現新材料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們今天的大會專門研究中國新材料的產業發展,既不能離開上游系統化基礎研究的問題,更不能離開下游應用開發的問題,我們要緊緊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將新材料研發、產業、應用進行一體化布局,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新材料的技術飛躍。讓我們攜手并進,攻堅克難,為實現我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根本性轉變而努力奮斗!

李元元院士致辭

武漢市副市長彭浩在致辭中表示,新材料是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根本保障,發展新材料產業對于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大會匯集新材料行業眾多知名院士和專家,必將推動新材料技術前沿研究、提升新材料產業創新能力。新材料產業在武漢發展基礎雄厚,擁有一批尖端的科研機構、人才團隊和研發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服務保障健全的發展體系,真誠歡迎院士專家們來武漢放心投資,助力武漢新材料產業發展。

武漢市副市長彭浩致辭

隨后,舉行了“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新材料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儀式,由理事長李元元院士和魏炳波院士為研究院進行揭牌。

李元元院士和魏炳波院士為研究院揭牌

為了向共同承辦單位華中科技大學表示感謝,由常務副理事長謝建新院士代表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向華中科技大學贈予共同舉辦本屆大會的紀念杯,華中科技大學解孝林副校長接收紀念杯。

 

謝建新院士向華中科技大學贈予紀念杯

此次大會離不開廣大分論壇的辛勤努力,為表示感謝,學會向分論壇主席頒發論壇主席杯,共計125個。由武漢市副市長彭浩、學會副理事長丁文江院士、姚燕院長代表學會頒獎,毛新平院士、朱美芳院士、王海舟院士三位院士代表論壇主席上臺領獎杯。

頒發“論壇主席”杯

大會報告階段由謝建新院士和解孝林副校長主持。李元元院士、譚天偉院士、王國棟院士和黃維院士四位院士分別作大會報告。

李元元院士做了題為“新形勢下我國新材料發展的戰略機遇與挑戰”大會報告,以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承擔的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課題《新材料前沿技術與科普發展戰略研究》、《新材料創新能力提升戰略研究》、《化工、冶金與先進材料工程科技未來20年發展戰略研究》、《新材料研發與制造應用智能化》為背景,系統分析了我國新材料發展的戰略地位、發展概況、重大需求和發展機遇,著重闡述我國新材料當前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以及深層次的原因,提出了中國新材料攻堅克難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李元元院士作大會報告

譚天偉院士在“綠色生物制造”的報告中,介紹了綠色生物制造,它是以工業生物技術為核心,結合化學工程技術,改造現有制造過程或利用生物質、CO2等可再生原料生產能源、材料與化學品,實現原料、過程及產品綠色化的新模式。未來綠色生物制造相關技術將滲透到包括能源、材料、醫藥、食品、環境保護等多個行業的發展,對我國的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對全球生物制造產業發展現狀、戰略需求進行了分析,圍繞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對未來生物制造發展的重點方向提出相關建議。

譚天偉院士作大會報告

王國棟院士做了題為“材料科學技術轉型發展與鋼鐵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的大會報告,主要是基于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鋼鐵科學與技術正在經歷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數字孿生與物理系統在工業互聯網的總體架構下,組成信息物理系統,構建起基于數據自動流動的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的閉環賦能體系,解決生產制造、應用服務過程中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問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資源優化,對材料行業轉型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虛實映射、實時交互、精準控制的信息物理系統與材料創新基礎設施合二為一,以材料創新基礎設施為基盤,形成具有“原位分析能力”的數字孿生,建設鋼鐵生產全流程、一體化的信息物理系統,必將推進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蓬勃開展和迅速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王國棟院士作大會報告

黃維院士的大會報告題目為:“未來產業:柔性電子”,主要介紹在當前我國已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時,顛覆性科技創新是打破西方國家遏制我國崛起的根本出路。以“饑餓科技”(FAMISHED,即柔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人工智能AI、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物聯網IoT、空間科學Space Science、健康科學Health Science、能源科學Energy Science、數據科學Data Science)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正在深刻影響我們的時代,這八個重點發展方向是我國關鍵核心技術與戰略性產業開道超車的重要機遇。柔性電子作為一種其性能與傳統微電子相當的全新技術領域,具有可變形、便攜、輕質、可大面積應用等特性,是高度交叉融合的顛覆性科技創新形式,將引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并成為國家支柱產業,有力助推我國從大國到強國的躍變,對改變全球經濟、利益和安全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黃維院士作大會報告

開幕式及大會報告進行了現場直播,吸引科研云-B站、科研云-百度、科研云-視頻號、科研云-YouTube、科研云-抖音、科研云-快手、科研云-知乎等直播平臺相關領域專業觀眾累計24萬人次。

大會開幕式現場

專家學者專心聆聽大會報告

大會期間還召開了首屆“材料強國”論壇,針對《“二十大”報告新材料領域參考稿》和《進一步加強我國新材料系統化基礎研究的建議》進行了重點討論,為將來國家重大戰略咨詢服務。

本次大會的順利召開,離不開各個分論壇主席、秘書長、大會組委會委員、指導委員會委員的辛勤工作與付出!離不開承辦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學部、武漢市科技局、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離不開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湖北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在此對大家為本次大會籌備工作所付出的勞動和汗水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在线的一级黄片有那些,久热久热免费视频,九九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区二区三区国产